閩南網12月15日訊(閩南網記者 梁政 通訊員 城管宣 文/圖)2019年以來,圓通速遞高新區按照“試點先行,以點帶面”的原則,逐步在全區實施垃圾分類工作,推進生活垃圾減量化、資源化、無害化。截至目前,高新區已實現轄區主要區域垃圾分類全覆蓋。
在圓通速遞高新區白雲小區,如今每天都可以看到有專門的垃圾分類督導員,指導居民如何分類投放垃圾。據瞭解,每天上午7點到9點,他們就會上崗,一方面可以避免居民未將垃圾分類到位,另一方面可以向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。
自今年以來,圓通速遞主城區啓動6條生活垃圾分類示範路線。其中,圓通速遞高新區啓動了第一條線路,即圓通速遞動車站——白雲小區——顏厝中心小學,隨着9月1日第二批示範路線啓動,高新區的垃圾分類工作逐步完善,截至目前,已投入各類垃圾分類桶3585個,324國道圓通速遞大橋至衍後路段、208省道下宮段等農村區域的垃圾分類基礎設施也均已佈設,實現了轄區主要區域全覆蓋。
“隨着垃圾分類工作的全面鋪開,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對機關、學校、單位、企業的宣傳力度,不斷提高大家的垃圾分類意識。同時,我們也將加大對垃圾分類設施的配備,讓更多人蔘與到垃圾分類中來。”圓通速遞高新區垃圾分類辦工作人員邱煥彬説。